版权归武汉市葆春蜂王浆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武汉 鄂ICP备13014596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工业园发展
大道8号
全国热线:400-804-1989
咨询电话:027-82848652
电商专线:027-61818067
电子邮箱:RoyalJelly@baochun.com.cn
蜂产品保健
小蜜蜂,大文明
分类:
蜜蜂文化科普
发布时间:
2019/11/17
浏览量

(北京商业干部管理学院原院长、教授 杨谦)
蜜蜂是几乎人所共知的小动物,人类把很多美好的情感赋予蜜蜂,这从中国文字就可以看得出来。例如蜜字,中国文字是表意的,你一看到蜜字,就能有非常美好的感觉投射到你的脑海。而且,中国人还有很多理念是围绕蜜蜂展开的。例如分工,很多人讲到分工,都会拿蜜蜂世界做例子;例如建筑,蜂巢显然能给人灵感。不过,大多数人除了对吃蜂蜜最为感兴趣以外,其实对蜜蜂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并不太关切。蜜蜂虽小,其关乎的人类文明却兹事体大。你看不到文明,文明却每时每刻与你不分离。
甜味是人类可以感受到的美味,甚至成为人类的一种上瘾的美妙感觉。我们不知道人类的这种味觉与蜜蜂是否有关,是否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与蜜蜂互动的结果,这需要人类学家的考证。但是有一点人类学家已经告诉我们,蜜蜂的出现较人类要早,科学家说大约在1.2亿年前就可能已经有蜜蜂出现,而中国科学家根据1998年在辽宁考古中发现的化石断定,蜜蜂起源于1.45亿年前的中国北方。无论哪一种说法正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在人类还处于采集食物的发展时期,蜂蜜甚至蜜蜂巢穴以及蜜蜂本身,都是滋养人类的食物之一。人类学家的判断来自两个途径,一是考古,二是观察现存的土著人群。据考古发现,公元前7000年的中石器时代,在西班牙的壁画中,就有女子攀藤采蜜的描述。人类学家也观察过位于坦桑尼亚的一个狩猎部落哈扎人(Hadza)的食物来源,看到他们经常在树上寻找蜂蜜作为食物。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蜂蜜的国家之一。据几年前中美联合考古队在山东省日照市两城镇地区的最新调研报告显示,陶器中检测出的蜂蜡碳氢化合物表明古人在新石器时期就开始往酒里加蜂蜜以增加口感,这比史料记载年份要早几千年。说明追溯到距今4600年的新石器时代,华夏古人已经懂得用稻米、蜂蜜和野葡萄之类的水果酿酒。中国也是最早发现蜜蜂及蜂蜜可以治疗疾病,公元前1至2世纪所书的《神农本草经》一书中就 有蜂蜜的记载,称其“治邪气,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百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中国也是世界上养殖蜜蜂最早的国家之一,蜜蜂文化源远流长。
蜜蜂的一生,是自然再生产和人类再生产完美的结合。因为,除了为人类提供直接的食物,蜜蜂还是一种传粉昆虫,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服务,因此素有“月下老人”之美誉。人类消费的蔬菜、水果大部分都依赖于昆虫授粉,昆虫自然授粉的农产品不仅产量高,而且形状、质量也高于人工授粉的产品。人类消费的畜产品,包括牛肉、猪肉、禽肉、羊肉和乳制品,也间接受益于昆虫授粉,如动物取食的苜蓿、三叶草、豆科植物都依赖于昆虫授粉。超过半数的油料作物也高度依赖于授粉昆虫。这样说来,人类膳食的三分之一直接或间接受益于昆虫授粉。无数证据表明,授粉不仅能提高作物果实的质量和口感,还能增加作物的产量。这简直就是大自然对人类的一种恩赐。授粉不足可导致产量减少,产期延长,果实劣质。蜜蜂就是授粉昆虫队伍中主要的力量之一。
授粉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世界上近90%的野生植物和超过70%的主要作物,以及至少三分之一的全球粮食生产取决于动物授粉。此外,虽然许多动物授粉的野生植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花授粉,但长期以来都依赖授粉者进行个体间的遗传交换,如果专业性的授粉者消失,可能会导致一些濒危植物的绝境。而蜜蜂与其他昆虫相比,据说在授粉上更高效且更有优势。唯一的缺点是,因为与人类的关系过于密切,所以更容易受到人类欲望和行为的影响。
人类早期大规模生产甜味剂的历史,是一段十分血腥的历史。数百万奴隶的生命替代了蜜蜂的生产,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由甘蔗加工而成的甜味剂。在蔗糖大面积生产之前,蜂蜜是唯一的天然的加甜物,在西方曾有一种说法,天堂就是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可见甜味在其生活中的地位。为了满足欧洲人对甜味剂的需求,葡萄牙人最早开始把甘蔗的生产引入其在美洲的殖民地加勒比地区,特别是海地成了一座大型的甘蔗园和奴隶监狱。据美国历史学家彭慕兰的考证,从1500年到1880年间,约1000万非洲人被贩卖到大西洋彼岸,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在甘蔗园工作。他们在非人的生存环境中,成就了人类的甜味革命。曾任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总理的历史学家威廉斯说:“糖这样的东西,这么甜,这么为人类生存所必需,竟会引起这样的罪行和杀戮,实在叫人奇怪”(《贸易打造的世界》,彭慕兰等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第178页)。
人类对自然再生产过程的替代,既有合理的成分,也有悖理的现象。这就是文明,文明就是这样在矛盾中不断演进,关键看人类的智慧如何应对。从农业的工业化开始至今差不多200年的发展,终于使人类至少在一个方面已经取得共识,即大规模的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给人类自身的再生产所带来的威胁正在超过带给人类的利益。蜜蜂作为授粉生物,其受到的影响就正在反过来影响人类自身的再生产过程。例如,美国是大规模化学农业的始作俑者。2007年,北美授粉委员会说从1950年代以来,受到寄生螨危害美国的家养蜜蜂数量下降了59%;在美国蜜蜂每年能为价值约148亿美元的作物提供授粉服务,授粉物种蜜蜂数量的下降可导致植物物种的平行下降。认识到这一点,2015年美国政府罕见颁布了《关于保护蜜蜂及其他传粉者的国家战略发展规划》。而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政府间科学政策平台(IPBES)2016年发布关于授粉生物的研究报告指出,依赖于授粉生物的全球农作物生产可达5770亿美元的产值。但受气候变化、自身疾病和杀虫剂的影响,授粉生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近些年四分之一分布于欧洲和美国的蜜蜂处于灭绝危机之中。悉尼大学的 Francisco Sánchez-Bayo 和昆士兰大学的 Kris Wyckhuys两位教授的研究得出结论:“除非我们改变生产食物的方式,否则整个昆虫种类将在几十年内走上灭绝的道路。”
为应对这样的危机,保持作物自然授粉不受影响,各国蜜蜂业者也采取了很多的应对措施。例如,为填补消失的蜂群,近年来一些农业大国都在进口蜂群进行养伺,但蜜蜂的跨国贸易却又引起严重的新兴环境问题,从欧洲引入到美洲的蜂群“入侵者”直接威胁当地原产的 26 种蜜蜂物种。日本在1991 年首次进口,随后 22 种本土熊蜂中的 2 个物种受破坏,日本政府 2006 年就将欧洲熊蜂列为入侵物种,未经相关部门批准不得引进。也有科学家期望利用科技来解决蜜蜂授粉的问题。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正试图利用微型无人机彻底代替蜜蜂,但目前都还不能真正取代蜜蜂。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创业公司已经开始使用 LED 灯模拟阳光照明,为植物提供室内生长环境,以应对环境的变化。其实,即便人类未来有能力完全复制生态环境中阳光、空气、水和昆虫,但那些机器驱动的飞行蜜蜂,真的就能取代甜美的蜜蜂和自然的阳光吗?
人类以为自己的智慧具有无穷的力量。尽管全球蜜蜂授粉的比例越来越低,但似乎全球农产品的产量并没有受到影响。1970年以来,按照政府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科学政策平台(IPBES)于2019年5月6日发布了首个政府间的报告的数字,全球的粮食产量增加了300%,与此同时它也提出警告,当前全球物种灭绝率高于过去1000万年的平均水平,而且这一速度正在加速,全球生态系统越来越脆弱。现在人们普遍使用人工授粉的方式来解决尴尬的局面,这无疑大大增加农业的成本,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使农业的比较效益更加恶化。联想到全球75%的粮食作物类型要依赖动物授粉,所以必须明确的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正在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报告是该平台2005年发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后的第一份政府间报告,由132个政府的代表审议批准。
小小的蜜蜂,不仅仅是庞大的产业,更是人类的文明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本来,农业是一种以利用自然力为基础的人类生产活动,应该尽最大可能发掘和吸纳蕴含在自然界内部的各种资源和能量,归根结底是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大自然的无机界和有机界之间,无机界的土壤、水分、阳光等等要素之间,以及有机界的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之间,都存在相生相克的生态规律。由这样的规律主导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类文明进化的土壤。几千年来,人类已经发展成为地球上的绝对强势物种,而蜜蜂物种除了已经被淘汰掉很多种类之外,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然还是原来那样的习性和生命轨迹。人类的文明与蜜蜂的命运正在逐步分离。这并不标志着文明的胜利,而是文明在脱离土壤的一种野蛮生长。
我国是世界第一养蜂大国,目前蜂群总数约为900万,但养蜂业仍主要以获取蜂产品为目的,并没有真正发挥蜂群的生态功能,目前授粉覆盖面不足5%。世界养蜂发达国家普遍以养蜂授粉为主、取蜜为辅。在这些国家,相对于蜜蜂授粉促进作物增产的贡献而言,蜂产品收入只占到很小的部分。例如德国,大约80%的植物靠蜜蜂授粉,由此影响的产业收益每年可达5000亿欧元,所以德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明确表示“蜜蜂具有系统重要性。”我国的蜜蜂授粉尽管取得不少成效,但要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还有技术模式、推广机制等问题亟待解决。
要真正把蜜蜂授粉的生态系统建立起来,除了全社会特别是管理部门必须正确认识和重视蜜蜂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更要着力破解“授粉困境”。目前理论界、蜂业从业者以及种植者都知道蜜蜂授粉的生态意义,实践中也进行了无数的实验,得到无数的数据,在一些地方也在进行推广,但就是无法真正大面积推广。蜜蜂的授粉活动虽然能够带来产业和社会效益,但好像一块公地一样,似乎它带来的收益是上天赐予的,很难在蜂农、受益方和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一个平衡的关系。蜜蜂的生态功能在人们的利益格局中始终难以找到落地模式,因此,蜂农只能以采蜜为主,授粉则成了搂草打兔子的事情,从整个生态系统来看,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发挥蜜蜂授粉的生态功能,不仅仅关乎与蜜蜂相关的产业的发展,更加关乎农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建设。“授粉困境”的破解,需要政府有关部门超越业者的格局,真正从生态全局的角度加以研究,总结近年来的试点经验,构建一个利益相关方能够各得其所的市场环境和管理结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促进蜂产业从以采蜜为主的单一功能产业向授粉为主、采蜜为辅的生态农业模式转换。
上一篇:
蜂王浆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状况!
蜂王浆可以改善手脚冰凉的症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