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武汉市葆春蜂王浆有限责任公司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武汉 鄂ICP备13014596号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公司地址: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工业园发展
大道8号
全国热线:400-804-1989
咨询电话:027-82848652
电商专线:027-61818067
电子邮箱:RoyalJelly@baochun.com.cn
蜂产品保健
养蜂史话古代蜂蜜与现代蜂蜜 --朱黎
分类:
专家专栏
发布时间:
2018/09/11
浏览量
养蜂史话:古代蜂蜜与现代蜂蜜
蚕吐丝,蜂酿蜜,自古有之。数千年以来,蜂蜜备受人们的宠爱,经久不衰,与日俱增。古代因养蜂技术落后,蜂蜜产量殊低,稀有珍奇,是历代帝王的贡品,唯帝王独享。据“吉林通志”记载,1657年(顺治14年)清廷在现吉林市北的乌拉街,正式设“打牲乌拉衙门”,专司贡蜜的生产与采集,有专业采蜜丁600余名。到乾隆朝,皇室对蜂蜜的需求由5000kg上升到8500kg,采蜜丁多达1657人。在国外,沙皇时代的俄国,也设有“皇家养蜂场”。
儒、佛、道三家,最崇尚蜂蜜,尤以道家炼丹、服丹者需大量服用蜂蜜以解毒,否则,中毒死亡。因此,促使他们对养蜂技术和蜂蜜药理作用的研究应用,推动了养蜂业的发展。如南北朝时的着名道士、药学家、炼丹家陶弘景说:“道家之丸,多用蜂蜜,修仙之人,单食蜂蜜,唯能长生”。明代僧人弘智所着《物种小识》中有一章专门研究养蜂技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善酿蜜酒,有诗云:“巧将蜂蜜炼玉液,胜似金丹万倍强”,表明他独钟蜂蜜而不信金丹。两千年前,我国第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记载“蜂蜜味甘、无毒、主心腑邪气、惊痛痉、安五脏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肌不老,延年神仙”。大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蜂蜜之功有五,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甘而和平,故能解毒,柔而润泽,故能润燥,缓可以去急,故能止心腹肌肉,疮疡大痛,和可以致中,故能调和百药,与甘草同功”。以上可知,我国古代对蜂蜜药理、生理作用的研究与临床应用,已达到很高的科学水平。以上论述,现今已被现代科学和临床所证实。
值得研究的是:古代蜂蜜和现代蜂蜜,名称虽同,内在的质量却不异。本来,古今蜂蜜所含成分从未发生变化,关键在于古今采收蜂蜜的方法不同,直接影响到蜂蜜的成分。数千年间,人类对神秘的蜜蜂王国,知之甚少,苦于找不到理想的办法将蜂蜜从蜂巢单独分离出来,只好蛮干,将整个蜂巢“一刀切”,榨而取蜜。蜂巢是蜂群栖息、工作、生活和繁衍后代的场所,又是蜂粮——蜂蜜、花粉的“仓库”。这样统而榨之的蜂蜜,不仅有蜂蜜而且有花粉、王浆、蜂幼虫、蛹汁等,堪称全价蜂蜜。但质地混浊粘稠,色、香、味欠佳,且产量甚低,又严重危害蜂群的延续与生存,长期阻碍养蜂业的发展。直到1851年,美国神父郎斯特罗什,在充分掌握蜜蜂生物学的基础上,依据蜂巢结构的原理,发现了活框式蜂箱,使养蜂生产现代化产生了爆炸性突破。从此,人类可以自如地掌握和控制蜂群的全部动作,同时,采用离心分蜜机,从蜂巢里分离出纯净的现代液体蜂蜜,而又丝毫不损坏蜂巢的完整性。产量更由原始的每群年产蜂蜜2.5~5kg,提高到50~100kg,最高可达200kg以上。目前,我国蜂蜜年产高达15~20万吨,年出口10万吨左右,成为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国。过去帝王独享的贡品,已经变成社会大众人人皆可享用的健康食品。蜂蜜主要成分中,葡萄糖、果糖占75%~80%,蔗糖3%~5%,微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酶类,其余为水分占18%~20%。国内外临床证明。蜂蜜具有保护肝脏,滋润肠胃,杀菌解毒,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力量和美发美容的作用。但若要将古代蜂蜜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轻身,不老延年之效,只需在蜂蜜中加入适量王浆、花粉,即可异曲同功。
上一篇:
蜂产品专家:朱黎